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调研 > 正文内容

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出海加速:近六成机构有“走出去”计划

admin8个月前 (09-15)科技调研796

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华夏时报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金融科技的赋能作用成为正在举办的2024年服贸会上颇受关注的焦点,在AI大模型确定为金融服务业重点推动方向之际,毕马威中国和中国互联网金融科技发展与研究专委会在9月13日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金融科技企业首席洞察报告》(下称“报告”),揭示了当前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动向。

报告指出,目前我国金融科技发展中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进度提升,但是由于国内经济发展面临内外部挑战,金融科技行业发展信心指数有所回落;与此同时,报告调研显示,60%的受访企业已经或计划“走出去”,较上年增加了8个百分点,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仍是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首要挑战;投资方面,报告数据显示,PE/VC对金融科技投资占比持续下降,互联网系企业对金融科技投资占比显著上升,其中PE/VC对金融科技投资占比从2020年的53%下降到2024年的30%,但仍为第一大投资方,而互联网系企业的投资比例从去年的14%上升至22%,位居第二位。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其中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是颠覆性技术的主要载体之一,将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新技术的革新为金融科技行业带来发展机遇,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未来金融科技企业需要持续进行创新,积极拥抱变革,不断开创行业新篇章。”毕马威中国及亚太区金融业主管合伙人张楚东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大模型火热,技术未成熟

2024年,AI发展最主要的方向无疑是大模型应用,在服贸会“聚焦未来,洞察AIGC新范式”论坛上,大模型的场景成熟度成为热议话题。

作为报告聚焦的重要篇章,特别强调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技术创新和赋能产业,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并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和价值。而金融业作为技术密集型、数据密集型行业,是大模型应用的前沿阵地。随着多家头部金融机构积极推动场景化应用,金融业与大模型的融合愈发深入,也大幅增强了金融科技企业对大模型金融应用前景的信心。

“从调研结果看,91%的受访企业看好大模型金融应用前景,且47%的受访企业已有技术和产品布局;但结合挑战来看,75%的受访企业认为通用大模型难以满足金融领域特定需求,而训练领域大模型数据质量低、精度不足,反映出当前金融大模型发展的核心问题仍在技术层面。”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主管合伙人黄艾舟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在黄艾舟看来,深化金融科技在金融等领域的创新应用,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完善科创企业信用评估模型,促进科技金融产品创新,提升科技金融服务精准度,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成为行业发展必经之路。报告显示,研发投入方面,国内受访企业研发投入更注重质效,专利数量稳步增加;资源要素方面,核心技术要素分布格局在逐步调整,金融大模型与生成式AI是关键变量;服务标准方面,行业标准化意识逐步增强,稳步参与国际标准;伦理方面,报告认为多措并举共塑金融科技伦理,但仍有近三成受访企业行动滞后。

值得一提的是,大模型的应用必然涉及数据信息的获取,报告特别指出,数据资产入表带动数据资产价值显性化,过度采集个人信息问题有所缓解,68%的受访企业认为数据资产入表可以促进金融科技企业开拓数据驱动类服务,赋能金融机构数据资产管理;过度采集个人信息问题占比42%,明显低于2023年的50%。

“行业大模型是否需要采集广大覆盖面的数据信息,一直备受市场争论,而在国内个人数据信息保护政策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很多个人对于信息被悄悄收集进而泄露出售非常反感,所以大模型的使用也必须考虑到精准性,否则可能会起到反作用。”上海一家金融科技企业负责人付凯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报告也显示,在前沿技术赋能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方面,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进度显著提升,这方面受访企业对各类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进度评估得分为近三年最高,银行业进度评估得分3.9分(满分5分),连续三年稳居第一。

投资规模基本保持稳定

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推动行业进入超级监管时代,数据要素应用与金融场景建设成为当今金融科技行业关注的重点能力。

报告数据显示,国内金融机构对于金融科技的投入规模逐年递增,将于2027年超过5800亿元,复合增长率约12%。基于“大数据+大算力+强算法”的金融大模型将在更多细分金融场景带来新的变革;RPA将集成、融合更多的技术与组件应用,提升RPA集成平台自身的自动化能力,助力金融机构有能力解决更多、更复杂的流程自动化与关键环节拆解的业务难题;隐私计算一体机能够为金融机构提供一站式隐私数据保护方案,将实现更大规模的应用与推广。

具体来看,银行业的金融科技应用包括精准营销和智能风控,预计将以11%的复合增长率于2027年突破4200亿元;保险业的应用包括智能核保承保和理赔流程优化,预计将以约13.9%的复合增长率于2027年达到870亿元;证券业的应用包括智能投顾系统,预计将以约15.6%的复合增长率于2027年达到745亿元。

“就当前行业近况来看,金融大模型已在金融资讯、产品介绍、内容及图片文本生成、虚拟客服在线交互等方面得到实际应用,随着业务的融合与技术能力的提升,基于大数据+大算力+强算法的金融大模型将在更多细分的金融场景带来新技术的变革。”上海一家头部券商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张楚东进一步指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迈入崭新的发展阶段,金融科技的加持正成为推动金融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创新与挑战交织的背景下,中国金融科技行业正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新质生产力的兴起不仅提升了金融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更为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在当下行业趋势中,金融科技企业应继续坚持创新驱动,不断优化金融科技监管规则和自律规范,充分利用技术优势,持续发挥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等监管沙盒机制作用,加强政产学研多方协同,完善金融科技产业生态,夯实网络、支付、数据等数字金融基础设施,进一步推动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张楚东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Z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wzcww.com/post/228.html

分享给朋友:

“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出海加速:近六成机构有“走出去”计划” 的相关文章

「中国纸王」维达易主,烦恼仍将继续?

「中国纸王」维达易主,烦恼仍将继续?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文 / 三生曾经的“中国纸王”彻底变身外资品牌,这你受得了吗?近日,港股上市公司维达国际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式退市,维达国际已在港股上市17年。与此同时,维达国际获印度尼西亚富豪SukantoTanoto(陈江和)旗下亚太资源集团...

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诺德股份和三位高管被证监会立案

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诺德股份和三位高管被证监会立案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证监会出手,立案!来源:中国基金报中国基金报记者 忆山9月6日,诺德股份发布公告称,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公司及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会秘书均被证监会立案。公司和三位高管被证监会立案公告显示,诺德股份及公司董事长陈立志、副董事长许...

剧震!巴菲特又做对了!

剧震!巴菲特又做对了!

数据显示,过去一周是美股2023年3月以来表现最差的一周。另外,美国债券市场也出现了剧烈波动。此前备受期待的美国就业市场更新数据表现疲软,加剧了民众对经济的担忧。美联储在加息一年多之后,将把重点转向保护就业市场和防止经济衰退。市场人士表示,避险的最后方式,还是“现金为王”。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9...

被控煽动违法等多项罪名,委内瑞拉反对派领导人前往西班牙寻求庇护

被控煽动违法等多项罪名,委内瑞拉反对派领导人前往西班牙寻求庇护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委内瑞拉政府方面7日证实,反对派联盟“民主团结联盟”此前参加总统选举的候选人埃德蒙多·冈萨雷斯已离开委内瑞拉,前往西班牙寻求“政治庇护”。西班牙国家电视台8日确认,冈萨雷斯已抵达西班牙境内的空军基地。委内瑞拉副总统罗德里格斯在社交媒体发帖说,冈萨雷斯几天前便在西班牙驻委内瑞拉使馆...

紫天科技一年内两次被立案 漠视市场规则恐遭市场抛弃

紫天科技一年内两次被立案 漠视市场规则恐遭市场抛弃

每经评论员 贾运可近日,深交所向紫天科技(维权)(SZ300280,前收盘价14.26元,市值23.12亿元)下发关注函,要求其立即就公司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的相关事项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值得注意的是,紫天科技在去年11月就已经因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过一次。此次再次被立案,反映出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严...

美债收益率反弹受阻 黄金横盘抗跌酿破位

美债收益率反弹受阻 黄金横盘抗跌酿破位

周二(9月10日)亚市盘初,现货黄金窄幅震荡,目前交投于2505.59美元/盎司附近。金价周一小幅反弹,回升至2500关口上方,收报2506.04美元/盎司,美联储9月降息50个基点的预期下降,给美元指数提供了反弹动能,周一美元指数上涨0.45%,收报101.64,为连续两个交易日反弹,上周五汇价一...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