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交流 > 正文内容

“并购六条”拟推简易审核程序提高重组效率

admin8个月前 (09-25)科技交流380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中国证监会昨日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并购六条”),进一步强化并购重组资源配置功能,发挥资本市场在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主渠道作用,适应新质生产力的需要和特点,支持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提升投资价值。证监会同步发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实际操作层面的监管要求。

具体来看,“并购六条”包括了六方面主要内容。

一是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证监会将积极支持上市公司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进行并购重组,包括开展基于转型升级等目标的跨行业并购、有助于补链强链和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未盈利资产收购,以及支持“两创”板块公司并购产业链上下游资产等,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聚集。

二是鼓励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整合。资本市场在支持新兴行业发展的同时,将继续助力传统行业通过重组合理提升产业集中度,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对于上市公司之间的整合需求,将通过完善限售期规定、大幅简化审核程序等方式予以支持。同时,通过锁定期“反向挂钩”等安排,鼓励私募投资基金积极参与并购重组。

三是进一步提高监管包容度。证监会将在尊重规则的同时,尊重市场规律、尊重经济规律、尊重创新规律,对重组估值、业绩承诺、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等事项,进一步提高包容度,更好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四是提升重组市场交易效率。证监会将支持上市公司根据交易安排,分期发行股份和可转债等支付工具、分期支付交易对价、分期配套融资,以提高交易灵活性和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建立重组简易审核程序,对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重组,大幅简化审核流程、缩短审核时限、提高重组效率。

五是提升中介机构服务水平。活跃并购重组市场离不开中介机构的功能发挥。证监会将引导证券公司等机构提高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交易撮合和专业服务作用,助力上市公司实施高质量并购重组。

六是依法加强监管。证监会将引导交易各方规范开展并购重组活动、严格履行信息披露等各项法定义务,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重组市场秩序,有力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对于未盈利资产的收购,业内人士强调,并非所有未盈利资产都可以进行并购重组。证监会支持的是上市公司结合自身产业发展需要,在不影响持续经营能力并设置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相关安排的基础上,对优质未盈利资产进行收购,目的是为了补链强链、提升关键技术水平。

在提升重组估值等事项的监管包容度方面,业内人士指出,充分发挥市场在价格发现和竞争磋商中的作用,支持交易双方以资产基础法、收益法、市场法等多元化的评估方法为基础协商确定交易作价。综合考虑标的资产运营模式、研发投入、业绩增长、同行业可比公司及可比交易定价情况等,多角度评价并购标的定价公允性。上市公司向第三方购买资产的,交易双方可以自主协商是否设置承诺安排。顺应产业发展规律,适当提高对并购重组形成的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的包容度。

“并购六条”还对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重组建立简易审核程序。记者了解到,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以及运作规范、市值超过100亿元且信息披露质量评价连续两年为A的优质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的,证监会将精简审核流程,缩短审核注册时间。新规要求用好“小额快速”等审核机制,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实施“绿色通道”,加快审核进度,提升并购便利度。

业内人士表示,监管部门将引导证券公司加大对财务顾问业务的投入,充分发挥交易撮合作用,积极促成并购重组交易。定期发布优秀并购重组案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强化证券公司分类评价“指挥棒”作用,提高财务顾问业务的评价比重,细化评价标准。督促财务顾问、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归位尽责,提升执业质量。支持上市证券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一流投资银行。

今年5月以来,资本市场披露重大重组案例近50单,市场反响比较积极。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伴随着政策红利的释放、市场生态的优化,未来并购重组潮有望成为趋势化态势,进一步促进企业发挥协同效应,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江钰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Z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wzcww.com/post/430.html

分享给朋友:

““并购六条”拟推简易审核程序提高重组效率” 的相关文章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金融机构涉刑案件管理办法》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金融机构涉刑案件管理办法》

本报讯 (记者韩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9月6日消息,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金融机构涉刑案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提出,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金融机构涉刑案件(以下简称“案件”)管理工作,建立责任明确、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依法、及时、稳妥处置案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4家A股公司同日被立案,严监管信号持续释放

4家A股公司同日被立案,严监管信号持续释放

9月6日晚间,诺德股份、华铭智能、ST旭电、ST旭蓝等4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公司被证监会立案。4家A股公司被立案诺德股份9月6日晚公告,公司及公司董事长陈立志、副董事长许松青、董事会秘书王寒朵于9月6日收到证监会送达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

2024年上半年照明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排行榜

2024年上半年照明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排行榜

截至2024年8月31日,中国照明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的2024年半年报业绩相继出炉。本文整理了103家A股上市公司,5家H股上市公司和81家新三板上市公司等共计189家公司的报告业绩。尽量精准地提炼出其照明产业链相关的业务情况并做了相关业绩排名,以供参考。虽为管中窥豹,亦可一叶知秋。照明成品板块照明...

中行管理层再调整 风险总监刘坚东将调任中银欧洲

中行管理层再调整 风险总监刘坚东将调任中银欧洲

据中国银行2024半年报梳理,今年以来该行管理层已有过多次调整。3月25日,卓成文任董事会秘书、公司秘书,不再担任总审计师;4月3日,刘进任中行副行长;5月16日,张毅因工作调整,不再担任中行副行长。8月25日,中行公告,刘金因个人原因,辞去副董事长、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委员及行长职务,辞...

气候损失重创原保险商 再保险公司知难而退

气候损失重创原保险商 再保险公司知难而退

随着地球变暖和自然灾害的增多,保险公司的困局正日益严峻。2023年,全世界的巨灾保险损失连续第四年超过1000亿美元。2024年,这一趋势仍在继续:根据慕尼黑再保险公司(Munich Re)的最新分析,上半年损失已达620亿美元,远高于370亿美元的10年平均值。通常情况下,这不会给原保险公司带来麻...

比亚迪,再辟谣!

比亚迪,再辟谣!

今年7月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单月渗透率已经连续两个月超越了燃油车,作为“销量主力军”的比亚迪也传出了上调年度销量目标的消息。9月11日,针对“比亚迪年销售目标上调至400万辆”的传闻,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微博表示:“目前订销情况确实不错,但没听说要上调。”据了解,比亚迪2024年的销...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