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正文内容

3000亿增量资金待入场?这些公司准备贷款买自家股票

admin8个月前 (10-21)科技资讯492

来源:读数一帜

通过提供低成本的融资支持,不仅减轻了上市公司的财务压力,也为市场提供了积极的信号

在10月18日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相关政策文件出台后,A股首批回购增持贷款上市公司名单出炉。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3家上市公司宣布,公司或控股股东已与银行签订贷款协议或取得贷款承诺函,将使用贷款资金用于回购或增持,按披露上限计算,涉及贷款金额累计已超百亿元。

具体来看,首批参与回购增持贷款的上市公司包括中国石化(600028.SH)、招商蛇口(001979.SZ)、招商轮船(601872.SH)、招商港口(001872.SZ)、中远海控(601919.SH)、中远海发(601866.SH)、中国外运(601598.SH)、中远海能(600026.SH)、中远海特(600428.SH)、牧原股份(002714.SZ)、温氏股份(300498.SZ)、广电计量(002967.SZ)、迈为股份(300751.SZ)、兆易创新(603986.SH)、威迈斯(688612.SH)、嘉化能源(600273.SH)、福赛科技(301529.SZ)、阳光电源(300274.SZ)、山鹰国际(600567.SH)、通裕重工(300185.SZ)、东芯股份(688110.SH)、力诺特玻(301188.SZ)、玲珑轮胎(601966.SH)。

上述企业中,央企表现抢眼。同为航运“巨头”的招商局集团与中远海运集团,旗下均有多家公司参与。中国石化则是既进行股份增持,也参与股份回购。民企方面,主要集中在养殖、光伏、芯片等行业,一些大市值行业龙头发挥带头作用。

整体来看,有三家上市公司获得的专项贷款额度超10亿元,分别为牧原股份、温氏股份、中远海能,其中牧原股份以24亿元贷款规模暂居首位。

对此,二级市场也给出了积极反馈。10月21日,回购增持概念股表现抢眼,相关股票开盘整体大幅上涨。截至收盘,前述23只概念股中有21家上涨,其中福赛科技、东芯股份、通裕重工、山鹰国际涨停。

10月18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政策工具,已组建专班,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文件正式发布实施。

当日,央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发布《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其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明确首期3000亿元回购增持再贷款进入落地阶段,年利率1.75%,期限一年,可视情况展期。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财经》表示,“此次政策实施情况具有快速响应、参与广泛和引领新一轮的回购增持潮三大特征,可借此稳定股市,增强市场信心,并提供更多的流动性。”

其进一步解释称:“这一政策的快速落地显示了中国监管层对稳定股市、增强市场信心的坚定决心。通过提供低成本的融资支持,不仅减轻了上市公司的财务压力,也为市场提供了积极的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在政策支持和鼓励下,A股上市公司回购和重要股东及董监高增持都大幅增加。Wind(万得)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10月20日,今年以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披露的计划回购金额上限为1750亿元,同比增长198.6%;同期披露的大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增持计划有918单,增持金额上限为611亿元,同比增长23%。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大规模实施增持回购,不仅向市场传递出积极的信号,同时也是市场上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当前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对于上市公司本身来说,增持回购实际上也很有性价比,尤其对于一些股息率较高的上市公司,即使进行贷款回购增持,只要股息率大于贷款利率,就是合理的。”业内人士对《财经》表示。

逾20家公司拟回购增持

10月20日以来,超20多家公司宣布获回购增持贷款额度。其中,A股首单回购贷款、增持贷款分别花落招商蛇口和中国石化。

10月20日,招商蛇口公告称,招商银行深圳分行将为公司提供不超过7.02亿元的贷款额度,用于公司股票回购项目,贷款期限为12个月,利率不超过2.25%,且不高于市场利率。

其他招商局旗下公司也同步行动,招商轮船、招商港口均公告与招商银行深圳分行签署《合作协议》,分别获得不超过4.43亿元、不超过3.89亿元的股票回购项目贷款额度。招商港口表示,公司拟以1.95亿元-3.89亿元回购股份用于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回购价格不超过31.5元/股(含)。

中国外运也在招商局集团旗下,公司公告称,招商银行北京分行拟为其控股股东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提供融资支持,贷款额度不超过3亿元。控股股东拟增持公司股份,总金额为2.5亿元-5亿元,增持计划的价格上限为不超过7.43元/股。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石化拟既参与股份增持,又参与回购。中国石化公告称,控股股东获中国银行7亿元授信用于增持计划,同时,公司获得不超过9亿元的授信额度,专项用于股份回购。

从贷款额度来看,有三家上市公司获得超过10亿元的贷款额度,分别为牧原股份、温氏股份、中远海能。

其中,获得贷款额度最高的为牧原股份。据公司公告,中信银行南阳分行将为牧原股份提供24亿元的贷款资金专项用于公司股份回购。此前公司于9月底公告,拟在12个月内回购30亿元-40亿元的公司股份。10月18日,公司已回购1亿元。

养殖龙头温氏股份公告称,已与农业银行签署协议,借款金额不超过10亿元,利率不超过2.25%,期限为一年,同时还收到中国银行10亿元的贷款承诺函,二者用途均为回购股票。此前公司披露拟回购总金额9亿元-18亿元的公司股份,截至2024年9月30日,已回购近3亿元。

中远海能间接控股股东中远海运集团拟自10月20日公告之日起六个月,增持6.79亿元-13.58亿元公司A股股份。增持计划的资金来源为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提供的专项贷款及中远海运集团自有资金。专项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13.58亿元。另外,中远海运集团旗下的中远海控,也公告称拟回购5000万股-1亿股A股股份,回购资金来源为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提供的专项贷款及自有资金,总额预计为10亿元-20亿元。

根据相关规则,大股东使用增持贷款只能通过集中竞价方式进行增持;公司的股票回购,也是通过集中竞价方式进行。

“上市公司或者大股东在交易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买入,能直接提升交易活跃度,为市场注入更多的流动性。”有市场人士对《财经》表示。

根据央行发文,此次共有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按政策规定,获批发放贷款支持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和增持,这些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后,可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21家金融机构自主决策是否发放贷款,合理确定贷款条件,自担风险,贷款利率原则上不超过2.25%。

“这样的利率明显低于市场利率,如果不考虑股价波动的因素,只要上市公司分红率高于2.25%,贷款增持就存在套利空间。”前述市场人士称。

国盛证券9月25日报告测算,以股息率4%的上市公司为例,假设股价不变的情况下,2.25%利率借款2亿元进行增持,分红到账为800万元,还借款利息需要450万元,净收入预计约为350万元。

报告认为,股票增持回购专项再贷款举措也是国家支持上市公司高股息策略的一项手段,由于其操作的利差收益长期存在且具有明显优势,有助于上市公司大股东主动提高增持频率与分红比率。

年内计划回购额已翻倍

事实上,今年以来,在政策支持和鼓励下,A股上市公司回购和重要股东及董监高增持都大幅增加,成为A股市场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

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10月20日,今年以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已共计披露上市公司回购计划1309单,计划回购金额上限为1750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586亿元的回购金额同比增长198.6%。同期披露的大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增持计划有918单,增持金额上限611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497亿元,同比增长23%,二者合计已达2361亿元。

从回购公司的所属行业来看,年内实施回购的A股上市公司广泛分布在多个行业,其中生物医药、电子、机械设备是年内实施回购的前三大板块,分别为226家、213家、194家。

其中,不少上市公司实施“大手笔”回购是今年回购的一个重要特点。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0月20日,A股上市公司实施回购金额超过亿元的公司达314家,同比增长217%,其中,实施回购金额超过10亿元的公司有11家,相比上年同期增长120%。

年内回购金额位居前五的分别为药明康德(603259.SH)回购30亿元、海康威视(002415.SZ)回购28.94亿元、通威股份(600438.SH)回购20亿元、顺丰控股(002352.SZ)回购17.58亿元、三安光电(600703.SH)回购15.81亿元。

部分行业龙头上市公司今年还首次发布回购计划,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例如白酒龙头贵州茅台(600519.SH)于今年9月20日发布了上市23年以来的首份回购计划,拟斥资30亿元至6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其表示,此次回购主要为维护上市公司及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增强投资信心。

从上市公司实施回购的目的来看,多为市值管理、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以及股份注销等。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年内新增披露注销式回购计划的上市公司达到87家,计划回购注销金额合计达227亿元,大幅高于2023年全年的143亿元。

注销式回购被认为是最有“诚意”的回购方式,可以减少上市公司注册资本,增加每股收益,今年新“国九条”中也提出了要引导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后依法注销。以今年回购金额最多的上市公司药明康德为例,年内就实施了三次10亿元级别的注销式回购计划。东方财富也将10亿元股份回购用途调整为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回购增持的大幅增加离不开监管政策引导。今年9月24日,中国证监会就《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指引》要求上市公司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基础,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并结合实际情况依法合规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现金分红、投资者关系管理、股份回购等方式,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提升。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杨红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Z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wzcww.com/post/732.html

分享给朋友:

“3000亿增量资金待入场?这些公司准备贷款买自家股票” 的相关文章

机械九院IPO过会后“待机”已近20个月,关联交易及高比例分红曾遭质疑

机械九院IPO过会后“待机”已近20个月,关联交易及高比例分红曾遭质疑

脱胎于一汽股份的机械九院,自2023年1月份成功过会之后,便无下文,迟迟未推进提交注册的流程,“待机时间”已近20个月。公司的关联交易和高比例分红曾被市场诟病。值得一提的是,三丰智能(300276.SZ)为机械九院间接投资者。欲登陆创业板的机械九院,自2023年1月17日成功过会之后,便处于“待机状...

兽爷丨一场断崖式分手

兽爷丨一场断崖式分手

来源:兽楼处8月26日那天,是个周一。北京的雨下得很大。程序员张衡像往常一样,来到中关村软件园一期的环宇大厦。这里是IBM软件研发中心的所在地。张衡在周六凌晨收到了IBM总部的全员邮件。在这前一天,他和同事们的内网权限,已经被关闭了。邮件上通知,周一将有一场全员线上会议。那是张衡度过的,最长的一个周...

离谱!将唯一基金财产投向借贷业务、利用基金财产牟利……这些私募被监管处罚

离谱!将唯一基金财产投向借贷业务、利用基金财产牟利……这些私募被监管处罚

每经记者 李蕾    每经编辑 叶峰    《每日经济新闻》获悉,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最新公布了三份纪律处分决定书,剑指多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违规行为,公司高管也因此受到纪律处分。例如,湘联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联控股)利用基金财产牟利,其与某集团有限公司、某有限公司都签署了...

美国就业市场逐渐放缓 周初黄金保持看跌

美国就业市场逐渐放缓 周初黄金保持看跌

周一(9月9日)本交易日现货黄金日内维持震荡走势,今日开盘报2496.82美元/盎司,最高触及2500.37美元/盎司,最低触及2494.69美元/盎司,截止发稿金价报2496.97美元/盎司,跌幅0.01%。上周非农数据公布,这也是下周美联储利率决议公布前的最后一份报告,报告显示美国的就业市场仍然...

万兴科技董事长吴太兵:文化出海的新浪潮已到来

万兴科技董事长吴太兵:文化出海的新浪潮已到来

“中国文化出海的新浪潮已到来,中国数字内容在世界舞台上的‘能见度’越来越高。”在岳麓峰会“文化智核科技新篇”分论坛上,万兴科技董事长吴太兵发表主题演讲称。吴太兵认为,《黑神话:悟空》的火爆在于深入挖掘文化共情、品牌联名营销破圈,尤其是通过高科技加持游戏质量。而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大融合是大势所趋,数字...

南方基金旗下产品3年亏损近10%,返还期内管理费超3000万元

南方基金旗下产品3年亏损近10%,返还期内管理费超3000万元

定开基金陆续打开封闭期,一只基金打破了常规,宣布返还管理费。近日,南方基金发布公告称,南方瑞合三年定开混合发起在2021年9月6日至2024年9月5日期间的管理费,将于9月5日全部返还至基金资产。受此影响,南方瑞合三年定开混合发起9月5日基金净值达到1.1599元,单日净值增长率达到4.61%。返还...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